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了解最新资讯,掌握行业动态

思维认知 | 到底是‘做多少事拿多少钱’,还是‘拿多少钱做多少事’?

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2.06.02
浏览次数:2935
分享:

这是有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很经典的博弈。

这里先说,其实这两种思维都是错的。

因为会纠结这一点的人,在职场上最起码在自己目前这个岗位上,还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当你具有核心竞争力时,通常来说,你会比其他人更具有目标感!你知道自己想要成为谁,知道做每件事的意义,知道这件事对自己显性或是隐性的收益...同时,企业方面也会给予这类人更清晰的晋升通道。

他们通常思考的问题是:

我需要为我想要的,去做什么?

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就拿多少钱!

为什么说,这种思维是一种博弈呢?

举例来说,假设甲有一个商品,希望用100元的价格卖给乙,因为甲首先确认过,乙的口袋里是有100元的。

而乙则希望甲先把东西拿出来看看。

这个时候,矛盾的点就出现了,因为乙无法确定甲是否确实有这个东西。

此时,更纠结的矛盾出现了。

甲认为,乙必须先白纸黑字的给出肯定答复,愿意支付100元,才肯把东西拿出来给乙看。

其实,我们职场里最常遇到的“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和“做多少事给多少钱”的矛盾,就跟甲乙的矛盾是一样的。

当一名员工对企业产生“给我多少钱,我就做多少事”的抱怨时,这位员工的内心,其实对该企业能否给予他物质上更多回报这件事的“能力”上,是没有怀疑的。

员工抱怨的,是企业是否有意愿给予他更多回报这件事的“意愿”。

而企业所担心的是,并不是员工的“意愿”,而是他的“能力”。

先展示,才有机会

只需要细心观察,我们就能发现,工作之外的额外收入,都是我们先有意或无意识的曾经向人展示过个人能力,才获得的机会。

而对于企业来说,对员工的首要考核标准,就是看这名员工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或是“节约成本”。

那么通常在什么时候,我们会有给多少钱做多少事的抱怨呢?

举例:领导对新来的设计师小张说,一会儿有客人来,你帮忙定个餐。——小张抱怨道:给多少钱做多少事。

其实是因为我们感觉,我们做了非本职工作之内的其他事务。

而对于企业来说,当你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时候,它便会立刻用其他方式,让你为企业节约成本。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让员工承担非本职工作之内的事,其实就是企业在节约用人成本。

能力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能力是指拥有某项技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意味着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并非单一的特指某种专业技能。

就拿广告公司来举例,一个项目,有经验的负责人可以半个月内从提案到上下游沟通再到有效推进执行,而能力稍弱的可能需要花费一两个月甚至更久。这样一来,企业在各方面的成本就会增加。

所以,对于职场人来说,有机会在领导面前秀出能力的时候,一定不要错过。


版权所有©2022 浙江金拍档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11009899号-1 XML 网站地图